球探体育-霍楠谈CBA选秀,功能型球员与职业态度成关键
2023年CBA选秀大会刚刚落幕,各俱乐部在新秀选拔中展现出与往年不同的策略倾向,前同曦男篮总经理、现任篮球评论员霍楠在接受专访时指出,本次选秀的关键词是“功能型球员”和“职业态度”,他认为,随着联赛竞争日趋激烈,球队不再盲目追求所谓“天赋型球员”,而是更看重球员能否迅速融入战术体系并保持稳定、积极的职业精神。
选秀策略转变:从天赋至上到功能为先
“今年很多球队在选秀前做足了功课,”霍楠分析道,“他们不再被身体素质或者得分数据所迷惑,而是更加关注球员能否在特定方面给球队带来即战力。”这种转变实际上反映了CBA联赛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在过去几年的选秀中,一些俱乐部倾向于选择“潜力股”,即那些身体条件出众但技术尚未完全成型的年轻球员,许多这样的球员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成功率并不理想,霍楠指出:“现在俱乐部更加务实,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立即在某个方面做出贡献的球员,比如专精防守的蓝领球员、稳定的外线投手或者组织能力突出的后卫。”
这种趋势从本届选秀结果中可见一斑,多支球队在首轮选择了即插即用的功能性球员,而非需要长期培养的新秀,霍楠认为这是CBA球队建设思路的进步:“这说明我们的俱乐部更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天赋。”
职业态度成为首要考量标准
霍楠特别强调了职业态度在本次选秀中的重要性。“我了解到,很多球队在试训和面试过程中,把球员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放在了评估标准的首位,这包括球员的训练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学习意愿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这一转变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近年来,CBA联赛中出现过多起高顺位新秀因职业态度问题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案例,一些天赋出众的球员由于自律性不足、训练不刻苦或者难以融入团队环境,最终浪费了自己的潜力。
“现代篮球运动对球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霍楠解释道,“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包括如何保持身体状态、如何研究对手、如何在心理上应对漫长赛季的起伏,那些具备良好职业态度的球员,即使天赋不是最顶尖的,也往往能够通过持续进步在联赛中立足。”
功能型球员的市场需求
霍楠从俱乐部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功能型球员受欢迎的原因。“CBA联赛的外援政策在不断调整,但国内球员的角色始终很明确——他们需要在外援身边扮演合适的配角,或者在特定时刻承担特定任务。”
功能型球员的价值在于他们能够迅速理解并执行教练的战术意图,一个专精于防守和篮板的球员,可能每场只有寥寥几分入账,但他的存在能够改变对手的进攻选择;一个稳定的三分射手,则可以为球队核心球员拉开空间。
“这种球员可能不会成为明星,但他们是冠军拼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霍楠说,“看看近年来成功的CBA球队,他们的国内球员大多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而不是一味追求全面但什么都不精通的球员。”
青训与选秀的互补关系
作为曾经的管理层成员,霍楠还谈到了CBA选秀与各俱乐部青训体系的关系。“选秀不是替代青训,而是对青训的补充,各俱乐部的青训系统仍然在培养核心球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选秀则提供了获取即战力和特定功能型球员的渠道。”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CBA的人才流动更加健康,俱乐部可以通过青训培养自己的核心球员,同时通过选秀填补阵容中的特定空缺,对于来自CUBA和其他渠道的球员来说,这也提供了更清晰的定位——他们不需要成为全能明星,只需要在某个方面展现出足够价值就能获得机会。
对年轻球员的建议
基于当前选秀趋势的变化,霍楠对有志于进入CBA的年轻球员提出了建议:“现在的年轻球员应该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专长,同时绝不能忽视职业态度的养成,球队需要的不是面面俱到但每项都不精通的球员,而是能够在某个领域立即提供帮助的专才。”
他特别强调了防守和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很多年轻球员只关注得分数据,但实际上,能够防守多个位置、懂得无球跑动、愿意干脏活累活的球员,在教练眼中往往更有价值。”
联赛成熟度的体现
霍楠最后总结道,选秀趋势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CBA联赛的整体进步。“当一个联赛更加成熟时,球队的建设思路就会更加清晰和理性,他们不再仅仅被天赋和潜力所吸引,而是更加注重球员的实际功能和职业素养。”
这种转变对于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它鼓励年轻球员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而非单纯追求华丽数据,同时也促使青训系统和大学篮球更加注重球员全面素质的培养。
随着CBA选秀制度的不断完善,功能型球员和职业态度的重要性只会进一步增强,这对于提高联赛整体竞争水平和比赛质量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定位清晰、角色明确的球员通过选秀进入CBA,并迅速为球队做出贡献。
霍楠的见解揭示了CBA正在向更加专业化和实用主义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各俱乐部的建队策略,也在重塑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和选拔理念。
留言0